以水灌之亦喘者,形寒饮冷,皆能伤肺,气迫上行,是以喘也。但阴脉微而阳脉仍浮,阳气重可知。
无大热,指表言。本方治汗后表里俱热、燥渴、烦躁、不眠等症,全同白虎。
如恶寒痞硬,阳虚阴结者,又当以姜、附、巴豆之类兼之矣。凡病有名有症,有机有情,如中风、伤寒、温暑、湿痉等类,此为名也。
读者勿以词害义可耳。今谓麻桂二汤只宜于冬月之正伤寒,而三时不可轻用,其失岂不多乎?
虽不及脉,而微弱可知;发热而烦,则热多可知。岐伯曰∶“阴病治阳,阳病治阴,定其中外,各守其乡。
凡伤寒见烦,则寒气欲解。甘草干姜汤得理中之半,取其守中,不须其补中;芍药甘草汤得桂枝之半,用其和里,不许其攻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