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肺热者,必有热形可征,如无肺热可征,则是上焦化变之机失职,中宫之土气上升于肺,肺气大衰,而化变失权,故黄涕作。钦安按中执定阴阳实据,加以温中行气治之,必无不效也。
苟阳失健运,则坤中之阴精不藏,如先期而至,是月受日魂未足,阴中阳微,不得谓为有火,而用苓、连、知、柏。六淫之气,即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是也。
故忌望闻者,诊无声色之可辨。因元阳将脱而喘者,由其人阳衰阴盛已极,逼阳于外,阳气不得下趋潜藏,阴阳两不相接,呼吸错乱,而喘促立生。
[2]阳原本作"汤",据文义改。午后热,不可发汗,汗之则阳亡。
若不急用白虎以清热,人参以养血液,邪火益盛,即有不要扑灭之势,故白虎又是阳阴之腑方也。[眉批]知非氏曰:孟子云,今夫厥者趋者,是气也。
至于处子、妇人经闭不通,皆由虚损,先宜扶阳,继须通利。只宜清凉,平其有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