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患腹痛,别服峻利之剂,其痛益甚,手按则已,面色黄白,此因饮食失宜,脾气不调,土虚不能生金也,用六君子汤而愈。心经有热者,导赤散。
后不慎饮食起居,午前脐下热起,则遍身如炙;午后自足寒至腰如冰,热时脉洪大,按之如无,两尺微甚,寒时则六脉微细如绝,汤粥稍离火,食之即腹中觉冷,此亦禀命门火衰之症也,用补中益气汤、八味丸,各百余服渐愈。 盖因乳母浓味积毒在胃,致儿心肺生热痰郁滞,或外挟风邪为患。
遍身肿不渴,大便溏泄,小便清利,此属阴水。木实则搐而有力,及目上视动札频睫;土实则身热面赤,而不吐泻,偃睡合睛。
虫食肛门,先用化虫丸,后用四味肥儿丸,外以雄黄散纳肛内。一小儿腹胀恶食,寒热恶心,症类外感。
先用加味逍遥散,母子并服,热渴渐止。复请治之,仍欲克滞。
至冬月因食生冷之物,其腹仍痛,服理中丸之类辄效。毕姻后,发热如已耗,而复伤耳,乃肾气虚寒之危症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