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条以谵语,故定肠胃实热;此条以利后,心下濡而不坚,故定虚烦也。阳明病,脉迟,虽汗出不恶寒者,其身必重。
惟热郁火闭之无汗,不忌寒凉耳。上条但微汗不干,此条蒸蒸时汗外达,邪已入里,故立调胃承气汤,以示微下之意。
挟热下利腹痛,三黄枳壳汤。上章明心下痞见恶寒,乃是表邪。
然发热呕吐,尚非承气症,故用大柴胡汤。 若先起之经病解,又见一经病起者,名传经病,皆非合病也。
火伤上,阳分热盛,故欲衄;火伤下,阴分受热,故小便难。因其人正气旺,未服麻黄汤而自衄出病愈。
《活人》云∶伤寒者,冬伤于寒即发之寒热病也。太阳病,误用麻黄以发汗,是以头眩身动,一派阳虚之症,故用真武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