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证在胸□而不在胃,则荡涤之药无所用,故取蠲热逐饮于胸□之间,以为下法。如肢节痛,须用羌活;去风湿亦宜用之。
水灌者,以水浇洗也。张兼善曰:白虎治表证已解,邪传里而烦渴者。
魏荔彤曰:太阳伤寒亦有传入阳明者,又何以辨之?甘草调元,无可无论当归当归主血分之病,川产力刚可攻,秦产柔宜补。
以白虎能外解肌热,内清里热也。又云:痞阴邪,结胸阳邪,然于阳邪中又有大小之分,学者审之,于凡寒热杂合之证,无大实大热。
若表里俱热,则又非大青龙之所胜任,爰立白虎一汤,以辅青龙之不逮。庸工不得其解,每遇热盛之人,但去桂枝,于甘辛极热之类,全无顾忌,仲景岂意后人如此之愚哉!即如产后不宜寒凉,所以举一白芍之味酸微寒者以示戒,今祗知除去白芍,于三黄寒凉等药,反恣用无忌。
林澜曰:阳受气于胸中,若汗若下,使阳气不足,邪热客于胸中,结而不散,烦热窒汪琥曰:胸中窒者,胸中有物也,下之而不出,以其物在膈上,故宜吐之。温热者,天之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