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用法详见前方黑龙散同。纵有医之能愈者亦必半年周岁之后,方见其效。
或亡液、血衰,虽热而反涩也;或滑兼迟,则为病寒;平而滑者,肾之本脉。【注】阴阳二经,恶寒虽同,其身有热无热则异也,一则汗之,二则温之。
饮水多而小便少,水停心下之悸也,宜茯苓甘草汤,或五苓散。并风热燥甚,结于下焦,大便不通,或实热腰痛者,及小儿热结,乳癖积热作发,惊风潮搐,斑疹热毒不能了绝者,宜以下之。
于是遇好方书,辄喜传录,累至数十帙有疾者,如切己身,常制药施与。惟此药大能逐去阴毒,迎回阳气,住骨中痛,且止肌肉皮肤之病,从可知矣。
根据大青龙汤减桂枝、杏仁,名越婢汤,治风水病之肌热者。热则行,故热敷也。
病在里,脉当沉也,大承气汤下之。凡难产或死胎不下,皆由风热燥涩,紧敛结滞而不能舒缓,故产户不得自然开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