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气闭藏,反扰动之,令郁发腠理,津液强渍,为寒所搏,肤腠反密,寒毒与荣卫相浑。寒热往来者,邪热半在表、半在里也,进退不已,而言无常也。
【注】少阴阳邪有停饮,谓少阴阳邪热证,兼有停饮病也。忌食热汤物。
妙哉!吾今精此四十余年,活人之功尝识。势更甚者,小承气汤下之。
刮去皮为细末,每服半钱,温酒调下。又经曰∶诸禁栗,如丧神守,皆属于火。
其外证虽身肢厥冷,颇似阴寒,而内则烦渴,大便难,小便赤,恶热不欲近衣,爪甲赤,脉沉滑,一派阳实热证。湿热发黄头汗出,小便不利渴阳明。
阴阳两者之间则名关,三部长三寸,以应三才。但大便不硬者,以竹叶石膏、温胆、栀子豉等汤主治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