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在上焦则吐,吐后腹胀满,则邪不在胸,其为里实可知。下后心中懊□而烦者,虚烦也,当与栀子豉汤。
论中下后满而不烦者有二:一热气入胃之实满,以承气汤下之;一寒气上逆之虚满,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温之。任脉起于中极之下,会阴之分也,由是循曲骨,上毛际,至中极,行腹里,上循关元、石门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水分、下脘、建里、中脘、上脘、巨阙、鸠尾、中庭、膻中、玉堂、紫宫、华盖、璇玑、天突、廉泉、上颐,循承浆,环唇上,至交分行,系两目下之中央,会承泣而终焉。
亡阳则气不足,亡津液则水道枯竭。肺主皮毛,取之而得者,即卫分之浮也。
桂枝汤方,桂枝下有「去皮」二字。岐伯曰∶上焦开发,宣五谷味,熏肤充身泽毛,若雾露之溉,是谓气。
伤寒不大便六、七日,头痛有热者,与承气汤,其小便清者,知不在里,仍在表也,当须发汗,若头痛者,必□,宜桂枝汤。今病伤寒,不因汗下而心动悸,又无饮热寒虚之证,但据结代不足之阴脉,即主以炙甘草汤者,以其人平日血气衰微,不任寒邪,故脉不能续行也。
脉浮而数,按之无力,当发战、汗出而解,以其人本虚故也。是动则病舌本强,食则呕,胃脘痛,腹胀,善噫,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,身体皆重。